这一次,张艺谋选了谁?
《第二十条》带来的惊喜,是慢热的。
这部电影在上映的十几天后,连续多天蝉联单日票房第一。同时,它的总票房也打破了中国家庭影片的票房纪录。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春节档,这样的逆袭之路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第二十条》这样一部从名字到内容,都平实真诚的电影。在炫目光影和热烈话题的包围下,它依靠直抵人心的力量,打动了一个又一个人。
《第二十条》剧照。
站在电影背后的一个名字,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力量的来源——张艺谋。
他是中国最知名的导演之一,或许也是中国最勤奋的导演之一,从一段影像赶往另一段影像,从真实赶往浪漫,又从古典落回现实,不停奔波,不停摸索。有人说,眼前的《第二十条》,看起来并不像常规意义上的 " 张艺谋作品 ",它的画面像电视剧,对白像小品,看不到对于色彩的极致追求,但影片中包裹的辛辣现实,却引发了长尾讨论。
" 法律中没有理性人,只有有血有肉的一般人。" 这是法学家罗翔对电影《第二十条》的观后感,或许也是张艺谋一次又一次征服中国观众的原因:在不断探索影像边界的过程中,永远把镜头对准真正的人。
张艺谋,永远意想不到
可能很多人忘记了,去年春节档票房的冠军,拿下四十五亿票房的《满江红》,也是一部张艺谋的作品。
从 2020 年到 2024 年,一共有六部张艺谋执导的故事长片上映。《一秒钟》《狙击手》《悬崖之上》《满江红》《坚如磐石》《第二十条》,类型从文艺、谍战、古装到都市家庭,张艺谋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很难想象,一位 74 岁的导演仍能保持如此强度的工作。当然,更难想象的是,这些作品竟然可以在不同的题材下,引发更年轻一代观众的共鸣。
张艺谋执导的《满江红》,拿到去年春节档票房的冠军。(图 /《满江红》)
无论是《狙击手》里的冰天雪地,还是《悬崖之上》里凌厉冰城,抑或是《满江红》中的精彩反转,都是近年来让人印象深刻的张氏作品。而年龄稍长的观众,则更加不会忘记《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红高粱》里夺目的色彩,《活着》《我的父辈母辈》里的深情,《英雄》《十面埋伏》中或磅礴或飘逸的 " 中国风 "。
这种浓烈的风格印记,还扩展至大银幕外。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到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纯熟地将艺术表达和声光电结合,讲述中国故事,他被人称为 " 唯一的导演人选 "。
很多观众看完《第二十条》后,发出了 " 这片子很不张艺谋 " 的评论,电影整体朴实工整,却又有了更快的叙事节奏,多条线索同时推进。
张艺谋变了?
在拍摄现场的张艺谋。(图 / 微博 @电影第二十条)
如果知道张艺谋喜欢看短视频,对于他选择这样的呈现形式和技巧,也许就不意外了。" 你会看到不加掩饰的大众心理……你能看到人心,哪怕是人心的很多叛逆,人的发泄。" 这是作为导演的张艺谋对短视频的评价。
保持观察,保持思考,永远在纷繁的世界和故事中,寻找属于人心的触动,这是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满江红》最后高潮的背诵,《第二十条》里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的陈词,都让观众沉浸在情绪中。观看张艺谋的电影,就是和角色越走越近的一场旅程。正因为此,他的故事总不会突兀,而是理所当然地直击人心。
他是与时代最为同频的人,一直与时俱进,一直创新和颠覆,颠覆着传统,也颠覆着自己。
在拍摄现场的张艺谋。(图 / 微博 @电影第二十条)
从影像出发的道路
让人意想不到的张艺谋,细看之下,又与过去的影像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0 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学生张艺谋拍了一组照片,名字用了一句唐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他请美术系的同学捏了一个小人,放在盘子中央,又往盘子里倒墨汁充当水面,周围撒了一圈盐当作积雪。背景是一块小黑板,用纸剪了一个弯弯的月牙,贴在左上角。最后的照片呈现出来,黑白对照,满足了张艺谋心目中的古典意境。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北京浓重的艺术氛围给了求学的张艺谋很多滋养。在最后一届 " 四月影会 " 上,他拍摄了一组名为《啊,一代青年》的照片,7 张照片讲述了张艺谋自己的故事。从陕西到北京,一代青年的人生之路在小小的照片里显影。
这组照片已经有了后来人们很熟悉的 " 张艺谋风格 "。大面积色块,浓烈的气息扑面而来,引起了许多同龄人的共鸣。
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采用浓烈的色彩。(图 /《大红灯笼高高挂》)
影像,是张艺谋导演之路的起点。而时间向前倒推,他与影像结缘,还要再早一些。
1974 年,玩过表哥相机的张艺谋,用自己攒下的 186 块 6 毛钱买了一台 " 海鸥 "4 型双镜头反光相机。他时常跑到渭河旁边去观察。当时胶卷珍贵,张艺谋总是仔细观察后按下快门。他拍摄的照片不仅有好的布局和光线,也总是有 " 故事感 "。
后来,在一篇叫作《秦国人》的文章里,同学陈凯歌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张艺谋影像的欣赏:" 为艺谋,不为稻粱谋。为这,他拿着用血换来的相机去物华天宝的秦地。"
之后从摄影转向导演,张艺谋依然像他最初爱上摄影时一样,在不同题材和风格之间跳跃尝试。如果一定要用一个概念,描述张艺谋的风格,那大概就是他一直代表着中国人的审美。从他镜头里,也可以看到中国人审美的变迁。
张艺谋作品《红高粱》。(图 /《红高粱》)
《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里那样浓烈的色彩,《第二十条》里平实的镜头语言,就标记着这种变迁。正如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的评价:" 通过张艺谋和他的电影,西方指认着中国,指认着中国的文化历史与现实,指认着中国电影。"
但无论审美怎样变化," 真实感 " 和 " 层次感 " 都始终是好照片、好电影的重要标准。张艺谋觉得,获得其中的 " 层次感 " 又格外不容易:" 和画素描一样,最难画的是过渡。"
" 比生活中好看⼀点点 "
有趣的是,如今的张艺谋,有意识地与摄影保持一定的距离," ⼏⼗年以前我就有意开始不去玩相机了,摄影师的理念过于深入,容易冲淡对故事和人物的把控 ",他努力在摄影理念和导演精神中寻找平衡。
但几十年的 " 影像极客 " 经历,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张艺谋的创作——
从早些年用简陋的设备拍摄和冲印开始,他对于新技术始终心态开放:" 我是中国导演⾥⾯第⼀个⽤数字摄像机的。"
张艺谋早年在剧组拍戏。(图 / 视觉中国)
对于中国人的审美变化,他也有着精准的感知:" 艳丽是在过去。那个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还是要⾃然和谐……克制一点,要有层次有过渡 "。
对于人心的描摹,更是张艺谋坚持的主题:" 体会人心、把握人心、了解人心、感知人心,可能都是⼀个永远的标准。"
从某种角度来说,张艺谋始终是那个拍摄中国、拍摄时代、拍摄人心的摄影师。而今天,他在探索时代影像的道路上遇到了另一个同行者。
小米多年来一直是影像探索的先锋,影调、抓拍、双画质、相机水印都开创了行业先例。在感知人心的道路上,小米也在探索——这种外化的精进,和内化的追寻,是小米与张艺谋的交汇点。
因此小米在 14 Ultra 的影像研发阶段,特别邀请张艺谋担任影像首席顾问,科技和人文合力,大师审美赋能与顶级 Summilux 光学系统,让每个人都是 " 大师人像 " 的创造者。
小米 14 Ultra,让每个人都是 " 大师人像 " 的创造者。(图 / 微博 @雷军)
特别是当下这个人手一台手机、人均博主的年代,摄影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影像随着硬件提升而更富细节,但许多时候这些细节并不能带来 " 层次感 "。张艺谋心目中的层次,不仅仅是立体感的影调、临场感的色彩,同时还更要细节丰富、过渡细腻,主次分明。
这样的表达,被小米工程师们化用在了最新的产品当中。特别是在拍摄最生动、最复杂也恰恰最具层次的人像时,小米 14 Ultra 的镜头,可以记录下环境光自然真实地反馈于人脸上,皮肤的细节恰到好处、渐进虚化的背景,让属于生活的故事感自然浮现。
小米 14 Ultra 的镜头,让属于生活的故事感自然浮现。(图 / 微博 @雷军)
" 比生活中好看⼀点点 ",是张艺谋心目中的好影像。这恰与小米 " 超越人眼,感知人心 " 的记录层次不谋而合:好的影像属于时代,服务人心。
透过小米 14 Ultra 的镜头,实现 " 让真实有层次 " 的记录,这是 2024 年的开始,张艺谋带给我们的新惊喜,是探索者小米在前行之路上的又一足迹,亦是一个又一个你我,在平凡日常中,得以不平凡的生活方式。
作者:刘小虎
校对:遇见
排版:鹿子芮
封面:微博 @电影第二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