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做ESG,总贴上国际评级机构的冷屁股
文 | 吕雅宁
编辑 | 苏建勋
" 当前贵公司的 ESG 评级,尤其治理状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主流评级机构的结果都只有 BB 及 BBB。请问有何具体改善计划?"
在某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一位投资者就 ESG 评级问题投来疑问。
类似问询并不在少数。有媒体曾统计,2021 年至 2023 年,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上有关 ESG 的问答数从 112 条增加至 2140 条,涨幅近 20 倍。
ESG 无疑是当今商业领域最火爆的热词之一,它推动着企业的战略决策,影响着资管公司的资本流动,甚至还因 " 岗位月薪高达 15 万 " 的一句传言,在舆论中收获一大波热度,不断产生破圈效应。
但同时,噪音与质疑也相伴而生。
从马斯克多次炮轰 ESG 评分,称其是 " 一场骗局 ",再到近两年的反 ESG 运动。ESG 评级,是否是衡量 ESG 表现的最佳标尺?企业的 ESG 表现,应该谁说了算?
海外的 ESG 评级标准,为何 " 水土不服 "?
ESG 热度不断攀升,但目前的一个现象是:本土企业的 ESG 国际评级水平并不高。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和每日经济新闻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 ESG 行动报告(2022-2023)》指出,目前国际 ESG 评价框架下 A 股上市公司的 ESG 评级整体偏低,在明晟(MSCI)和富时罗素(FTSE)的评级体系下 ESG 评级表现处于领先及平均水平的企业数量较少,处于落后水平的企业数量较多。
截至 2022 年 10 月,在获得 MSCI ESG 评级的 A 股上市公司中,无一企业达到 AAA 级;评级为 AA 的企业仅有 5 家,占比 0.80%。
图源:《中国上市公司 ESG 行动报告(2022-2023)》
为什么在国际主流评级体系下,本土公司 ESG 评级情况会 " 水土不服 "?
36 碳访谈多位业内专家,发现了几个共性原因。
首先是披露信息数量与质量。以 MSCI 为例,MSCI 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数,其 ESG 评级结果已成为全球各大投资机构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 A 股在 2018 年正式被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所有被纳入 MSCI 指数的上市公司将接受 ESG 评级。相比国际企业,A 股企业被纳入 MSCI 评级体系的时间相对较短,企业准备时间不足,从而影响信披范围和实践进程。
这一问题相对好解决,随着时间推移和监管加强,企业披露更多有效数据后,ESG 评级情况或将有所改观。
2024 年 2 月,我国沪深北交易所就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指引公开征求意见,鼓励 A 股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或 ESG 报告。其中提出,强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上市公司应在 2026 年 4 月 30 日前发布 2025 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这被称为 2024 年 ESG 圈内的第一件大事。强制披露时代的到来,将极大改观企业的披露意识。
披露数量上来了,披露质量跟不上也会影响评分。
"ESG 的披露要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过于碎片化和缺乏历史数据的信息很难得高分。有些企业会采取 CSR(企业社会责任)思维去做 ESG 信披工作,很容易把 ESG 信息披露写成一部‘好人好事故事集’,这会影响披露质量,不易拿到采分点。" 某国内智库 ESG 评级总监黄蕾说。
她谈到,例如在环境议题中,有企业会提及公司采用了哪些节水节能设施。但在评级机构和投资人看来,这种 " 功绩 " 并不能反映出对公司整体运营层面的长期影响,影响占比有多大,更不能支撑其做出有效投资决策。
一位在甲方负责 ESG 的人士告诉 36 碳,自己所在公司的 CSR 意识要早于 ESG 意识,ESG 岗位仍属于社会责任部门,上级在决策 ESG 工作时仍带有 CSR 的理念惯性。
图源:视觉中国
本土企业的 ESG 评级较低,另一个原因是:海外 ESG 评估体系在中国市场并不能完全适用。这也与不同地区的监管政策、社会环境有很大关联。
" 举例来看,在一些主流国际评级机构中,企业董事长和 CEO 二职分离,是公司治理层面中的采分点。但董事长兼任 CEO 的现象在一些国内企业中还非常普遍,尤其是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小企业。对小企业而言,这其实有利于保持组织架构稳定和战略一致性,而且也是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要求的,不能一刀切说这种管理模式是错误的。" 黄蕾说。
全盘照搬海外标准并不合适,于是探索适用于本土语境的评级体系,正成为很多本土机构的关注点。近年中国市场诞生了一批本土 ESG 评级机构,例如中财大绿金院、海南绿发信评、中诚信绿金、商道融绿、社会价值投资联盟等,相继推出具备本土特色的评级方法论。
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基本都提到,本土 ESG 评级体系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国内政策性支持的议题中,由宏观政策导向传递至企业内部战略,例如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
中诚信绿金 ESG 项目负责人王术玲告诉 36 碳,目前公司已经建立起一套契合国内政策趋势、信息披露现状、行业发展情况的 ESG 评级模型,服务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企业,还会面向国内资本市场,例如基金公司、银行等主体展开交流。
"一些海外评级机构的影响力相对较大,主要因为他们已经深度参与在 ESG 生态圈之中。对于任何一套评级体系来讲,如果资本市场不关注这套评级逻辑,行业协会不把其纳入监督考量,很难发挥联动作用。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本土评级机构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也是我们与多方主体共同推动本土评级工作的原因所在。" 王术玲说。
ESG 表现,究竟谁说了算?
一纸 ESG 评级成绩单,能否说明企业真的优异?伴随 ESG 理念的火热,这一问题开始被质疑,甚至出现反对 ESG 的声音。
在 ESG 生态圈中,ESG 评级机构类似桥梁,连接起企业与资本市场:一方面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 ESG 风险暴露情况;另一方面推动企业改善自身表现,提升竞争力。
目前全球有超过 600 家 ESG 评级机构,背景十分多元,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指数信息服务商、评级数据服务商、非营利组织、学术机构等。
各个评级主体有各自的量化打分方法论,相应也就有 600 多套衡量标准。出于商业考虑,各家评级机构往往将评级方法认定为商业机密,往往不会公开二级细分指标。
以 MSCI 为例,其 ESG 评级框架包含数百个指标。MSCI 在每个重要问题上为企业分配 0 到 10 的分数,权重分数高低取决于其及时性和潜在影响。
影响潜力最大(两年内)的问题权重最高,影响潜力较小且时间较长(五年或以上)的问题权重最低。为 ESG 风险分配百分比权重后,MSCI 基于行业对比给出最终评级,将企业行业领先者、平均水平或落后者。
MSCI ESG 评级的一级指标。图源:MSCI 官网
"ESG 评级其实也是模型,它提供一种思路和框架,从整体角度衡量企业的 ESG 表现。如果没有这个框架,企业没有关注侧重点,就比较散乱且费时费力,所以企业了解或进行 ESG 评级是更新 ESG 管理认识的第一步。
但是模型仅是工具,不是解决方案。它会帮助企业有主次地分析问题,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企业最终的 ESG 表现是在一定环境下公司决策的结果。" 黄蕾说。
王术玲也谈到,ESG 评级框架工具是既定的,但外部影响因素是多变的。很多在当下受到关注的议题,十年、二十年之后或许不再适用,评级指标需要根据具体的宏观环境发展形势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换言之,企业在阶段性的 ESG 评级中拿到高分,并不能给企业长期向好 " 打保票 "。
黄蕾告诉 36 碳,即使是很多知名评级体系,也存在评价维度的主观性。当企业的披露信息不完整时,评级公司有时会进行 " 估算 "。
比如,对于碳排放目标这项环境议题,有明确的量化目标则可以实现横向对比;但若有些公司定性表述为 " 致力于降低碳排放 ",这种较模糊的话术就要靠评级公司的质量控制流程来把握。
她认为,关于评级科学性,首先应该立足当地市场。比如出海企业要了解当地政府、社区、公众的要求和诉求,反映实际问题和当地市场的关注点;另外评级指标的设定要清晰可验证,尽量追求客观可比,尽可能避免主观判断的干扰。
对于同一议题,不同企业在自愿披露时也会采用不同尺度。比如工作场所的安全性,有公司在信息披露中采用事故数量,属于数字维度;也有公司采用单位时间内的事故频次,这就属于时间维度。很难说谁做得更好,未来仍需标准化的披露要求。
因此,几位受访专家都提及市场监管的重要性,目前我国 ESG 评级市场的监管机制尚未完善,未来的监管重点更应放在企业 ESG 披露要求的标准化。让非标准化、自愿披露的数据,变成所有人均可获得的数据,并鼓励不同评级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ESG 评级应该是一个市场化行为,其科学性也需要受到市场的检验。政府等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制定和监督,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维护 ESG 评级市场发展环境的健康和稳定,当然来自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也非常重要。" 王术玲说。
ESG 评级是重要的检验工具,既不是唯一工具,也不是最终答案。" 唯分数论 " 并不可取,ESG 最终是要融入企业经营之中,这对本土企业而言仍是一场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