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展的灵魂之问:河南的省会,为什么不是洛阳或开封?
多年前,我最早关注河南发展时,最早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河南的省会,为什么是郑州,而不是洛阳或开封?” 现实中,也有一些朋友也有这个问题。今天简要谈一下这个深刻影响河南发展的问题。
一、69年前,河南省会为什么从开封迁到了郑州?
结合当时河南政府搬迁时的文件及其它资料,可以得出有这些原因:
1、郑州地理位置居中,而开封的地理位置太偏东;郑州是京汉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叉口,交通条件也比开封好。省会迁到郑州,便于协调各方工作。
2、1954年省会迁到郑州之前,郑州已经成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工业中心和经济中心,而开封当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城市。当时的省领导认为,郑州发展前景很大,省会迁到郑州,对于全省的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郑州在清朝末年就成为中原地区最早对外开放的商埠。1912年,郑州就被日本经济学者誉为“中国的芝加哥”。当时有文献认为郑州将来可能比肩上海 ,上海的杂志也把郑州称为“华北大都会”,还有文献形容郑州“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1922年,就有约300名外国人在郑州居住,以日本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居多。也是在这一年,北洋政府批准日本在郑州设立领事馆。国民政府后来在郑州设立相当于军区的绥靖公署。
3、郑州北边有邙山,郑州大部分区域(除了郑东新区和中牟县一带)都不容易被黄河淹。而黄河在开封段则是著名的地上悬河,黄河河底比开封高很多,历史上黄河在开封段曾经决口很多次。
4、郑州本来工商业发展就好,还在郑州西部发现了大型的煤矿、铝矿、粘土矿等矿产资源,工业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5、建国之前,因为战争的原因,河南省政府曾经在河南多个地方频繁迁徙过很多次,真正在开封的时间很短,开封的省会地位早就根基不稳了。省政府迁到郑州,只是多迁了一次而已。
当时河南提议省会迁到郑州之后,毛主席曾经亲自到郑州和开封一带视察,之后拍板支持河南省会迁到郑州。当时,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那些工作人员,一听说要搬到郑州,他们都很开心。开封人吴芝圃当时是河南的领导,他带头把河南省会迁到了郑州。后来,毛主席曾经在郑州接待外宾,还曾经在郑州召开过两次重要的“郑州会议”。迁到郑州的数万开封人,为郑州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洛阳为什么不是河南省会?
洛阳作为古都家喻户晓,主要原因是洛阳盆地在冷兵器时代易守难攻。但是,宋朝以后,洛阳就不行了。
相比郑州,洛阳也有这些问题:
1、洛阳太偏西,而郑州则比较居中。
2、洛阳盆地易守难攻,但交通不便。洛阳北边是邙山、黄河和太行山,南部是伏牛山。洛阳的地理位置,在冷兵器时代很有优势,但在现代社会并不占优势。洛阳的交通条件,明显不如郑州。
3、吴佩孚曾经坐镇洛阳,在洛阳遥控北京,在洛阳建设兵工厂,但后来失败了。南京国民政府曾经在1932年以洛阳为行都10个月,但还是搬走了,主要是因为洛阳的经济条件太差,城市建设太落后。
4、建国以后,国家很多大项目放在了洛阳,洛阳迎来了繁荣期。但是后来,郑州靠民营经济迅速崛起,还是全方位超越了洛阳。
总体来说,开封和洛阳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经济条件当时都不如郑州,人们对郑州的估值和预期远好于洛阳和开封。省会迁到郑州,合情合理。
三、郑州是河南省会的最佳选择
郑州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大都会,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名城。
郑州是中原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中国建都最早的古都,在历史上长期都很发达。郑州在5300年前就形成了城市,郑州地区在夏代就形成了城市群,郑州在商代就成为世界最大城市。无论市区还是辖区,郑州建城比洛阳和开封都要早千年以上。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州地区也是一块富得流油的膏腴之地,建都郑州的郑国是春秋初期经济最发达的诸侯国,建都郑州的韩国是战国初期经济最发达的诸侯国。在秦汉时期,郑州地区也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
郑州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原王朝的龙兴之地。在八千年前,全国各地的新石器文化群星璀璨,郑州地区的裴李岗文化是同时期区域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新石器文化。郑州地区的中原先民与其它区域的先民在长期的冲突、交流和竞争中,逐渐确立了中原地区的核心地位。出生和建都于郑州的黄帝,统一了中原各部落,被誉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国的正史由此开始。后来,大禹和夏启先后建都郑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诞生,标志着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在郑州完成奠基,也标志着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中国在郑州诞生。后来,商汤灭夏,在郑州城区建立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亳都,中原王朝进一步巩固,势力范围大幅扩大。从黄帝到大禹,从夏启到商汤,中原王朝在郑州完成了奠基和巩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和“中华”由此确立。后来,周公营建了洛邑,洛阳见证了中原地区在中古时期的辉煌与沧桑,但也因长期战乱导致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崛起。洛阳人赵匡胤很想建都洛阳,但最终在“烛影斧声”中离奇死去,洛阳最终还是被开封取代。开封见证了中原王朝最后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原王朝的落幕。中原王朝起源于郑州,终结于开封。
古都郑州是第一代中原之王,古都洛阳是第二代中原之王,古都开封是第三代中原之王。古都安阳在部分时间也曾经是中原之王。洛阳引以为豪的二里头文化,安阳引以为豪的殷墟文化,源头都在郑州,最早的开封城也是郑州人建造的。从郑州到洛阳到开封再到郑州,河南走了一个轮回。河南省会迁到郑州,是中原文明的涅槃重生,也是古都郑州的王者归来。
郑州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点区域,也是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密集的区域。郑州的面积不到河南的1/20,但郑州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约占河南的四分之一,超过了洛阳与开封之和。郑州也是入选全国年度十大考古发现最多的城市。
几十年的实践表明,郑州是一个出色的称职的省会。建国后,国家在河南的投资主要放在了洛阳,但郑州却能靠民营经济迅速崛起。由于开封经济衰退太严重,近20年,河南其实一直牺牲郑州让郑州帮助开封发展。郑州在自己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地区。
总而言之,郑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肥沃富饶的膏腴之地,也可以说是中国最老牌的发达地区。郑州既有古都名城的文化底蕴,也有新兴城市的发展活力,既能代表河南的过去和现在,也能代表河南的未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洛阳人赵匡胤无法阻挡开封取代洛阳,开封人吴芝圃也无法阻挡郑州取代开封。洛阳和开封,应该与郑州齐心协力,共同复兴中原文化,共同推动中原复兴。
近20年,河南一直牺牲郑州搞“郑汴一体化”和“郑开同城化”,严重拖累了郑州的正常发展。周边省份都在举全省之力搞强省会,合肥、西安和济南,人家本来面积就比郑州大,还纷纷吞并其它区域扩大地盘,郑州面临的竞争形势是很严峻的。河南应该坚定地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郑州建设强大的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带动中原地区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