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卷到人身上了,OpenAI、谷歌上演抢人大招,最高开出1873万年薪
文 | 乌鸦智能说
在生成式 AI 之前,似乎没有哪个行业如此明确地展露它对于天才的巨大需求。马斯克直言,AI 的人才争夺是他从业以来见过的史无前例的最疯狂的一次。
不久前,马斯克又和奥特曼公开叫板了,而这一次不再是关于开源盈利的钱财之争。让马斯克备受困扰的是 OpenAI 准备抢走特拉斯的 AI 研发团队。据悉,奥尔特曼已经开出了不菲的薪资。作为回应,马斯克说,他计划提高 AI 研发人员的薪酬留住他们。
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AI 数据科学家的平均年薪已跃升至 12 万至 20 万美元,而机器学习工程师的年收入更是高达 12.5 万至 20 万美元,是美国平均薪酬的三到五倍。
在这场争夺中,科技巨头们更是不惜血本。OpenAI 为 AI 软件工程师提供的年薪高达 54 万至 91 万美元,而谷歌的顶级 AI 研究人员年薪最高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259.5 万美元。
这一切无不表明,AI 是一个人由少数天才驱动的行业,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而这场抢夺战的热度,似乎才刚刚开始升温。
大佬下场、巨头挖人,AI 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在这场抢人大战中,大佬们基本都亲自下场了。
据 The Information 消息,小扎已经干起了猎头的活儿:亲手写信给 DeepMind 的研究员,诚邀他们跳槽加盟 Meta。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也亲自打电话,挽留即将离职转投 OpenAI 的员工。
大佬都下场了,AI 人才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AI 数据科学家年薪通常在 12 万至 20 万美元。机器学习工程师年薪范围大致在 12.5 万至 20 万美元之间,而顶尖的 AI 研究人员薪资可能达到 30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217 万)。
作为比较,截至 2023 年 1 月,美国人的平均年度薪酬为 56310 美元。也就是说,AI 行业的薪酬水平大概是普通从业者的 3-5 倍。
从美国招聘网站以 Glassdoor 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看见,大部分 AI 工作的年薪都在 15 万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 109 万)。作为对比,我们以 reporter(记者)为关键词继续检索,发现最新的招聘信息里记者的薪酬大概在 10 万美元以下,相当于 AI 工资水平的食物链底部。
以上只是该行业的平均薪酬水平,科技巨头在 AI 人才上的下注则更为疯狂。比如,OpenAI 为员工提供的平均薪酬范围为 20 万美元至 37 万美元,并且有 29 周(超过半年)的带薪育儿假、还有覆盖职工家庭的商业保险。
截至 2023 年 6 月,OpenAI 为 AI 软件工程师定的年薪为,L4 级别 54 万美元,L6 级别 91 万美元,将近市场薪酬的 4-6 倍。根据 The Information 的消息:OpenAI 在从谷歌挖人的时候,承诺年薪(主要以股票形式)将在 500 万美元至 1000 万美元之间。
为了抢人,谷歌自然也不甘落后,最高给出了 259.5 万美元的年薪,相当于 1873 万人民币,近乎 OpenAI 高级软件工程师的两倍,并且除了基本薪酬、股息和分红,还有额外的福利体系。
巨头们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已然打响,AI 市场的人才流动也成为一种必然。
就在前两周, Meta 就失去了三位高级 AI 员工:包括 AIGC 高级总监 Devi Parikh、计算机科学家 Erik Meijer(简称梅叔)和 Meta AI 研究科学家 Abhishek Das。
前段日子,InflectionAI 的核心领导人 Mustafa 就带着核心团队投到了微软的消费者人工智能部门。OpenAI 前开发者关系负责人 Logan Kilpatrick 也被谷歌挖走了。DeepMind 的高级工程师 Michal Valko 就在 X 上宣布,加入 Meta 担任 Llama 首席工程师。
除了科技巨头在抢人,国家也参与了这波抢人大战。去年 11 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关于安全、可靠和可信赖人工智能的行政令(Executive Order),试图确保美国在履行承诺和管理人工智能风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份旨在建章立规的文件同时也用了相当比例的篇幅介绍美国会如何吸引人工智能人才。
" 为美国人提供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需要的技能,并吸引全世界的人工智能人才来到美国 —— 不仅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留在那里 —— 这样,未来的公司和技术就会在美国产生。" 拜登说。
AI,一个少数人驱动的行业
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教授 Xarly Nai ñ a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AI 发展主要取决于少数尖端人才。" 这句话描述当下的 AI 行业再合适不过了。某种程度上说,生成式 AI 的发展逻辑十分明晰,大量的钱加上极少数的天才。
作为一家估值 860 亿美元的超级公司,OpenAI 在去年 11 月的员工总数只有 770 名。马斯克的 xAI 创始团队加上马斯克本人也仅有 12 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华人团队。
距 2017 年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横空出世不到 7 年,Transformer 团队里 8 个人有 7 个都自立门户开始创业了,凭借自己的技术背景,获得了价值不菲的融资额。
这并不难理解。生成式 AI 的发展,本就是一个由极少数科学家推动的登月时刻。他们对 Scaling law 和 AGI 有着极高的信仰,比如 Character AI CEONoam、Anthropic CEO Dario、OpenAI Ilya。天才科学家的聚集效应,也诞生了人才密度超高的 AI 模型公司,比如 OpenAI 和 Anthropic。OpenAI 的
人才密度到底有多高?根据智东西的统计数据,至少有 36 名前 OpenAI 员工离开了公司,其中 31 人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些由前 OpenAI 员工创立的公司,迄今为止已经筹集了超过 90 亿美元的资金。即使抛开 Anthropic,其余人也拿到了 20 亿美元左右的融资。
极少数天才的价值,在 AI 产品端也得到了最大程度地放大。年营收 1 亿美元的 Midjourney 仅 11 名全职员工,其中甚至还有 4 个本科在读,背后的核心研发团队仅 8 人。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甚至没有高额的融资背景,几乎是白手起家。
当一个行业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人才的价值都毋庸置疑,但从未有任何一个行业,将人的价值提高到如此的高度。这是 AI 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也难怪马斯克会说,AI 的人才争夺是他从业以来见过的史无前例的最疯狂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