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的这段朗读视频刷屏!车祸后重生,他对待生命的态度值得说给孩子听
这两日,
朋友圈被胡歌的《朗读者》视频刷屏了。小编也是他的迷妹,
他可是上海人的骄傲哦!而且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
就被上海小荧星艺术团选中,可以说是为他的演艺生涯打下了基础。了解胡歌的粉丝也都知道他在12年前
遭遇了一场很严重的车祸,他在《朗读者》中回忆了那段经历,
因此,他对于生命的解读更加的深刻,
也让大家感同身受,感慨万分。赶紧跟着小编来听听他的分享!
《朗读者》第二季最新一期请了胡歌担任朗读者!这一期的主题是“生命”。
生命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的意义何其厚重,无论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
而胡歌可能确实是最适合诠释这一主题的人之一了。
对于胡歌来说,生命也许是《琅琊榜》中第二次活着的梅长苏,也许是《如梦之梦》当中直面生死的五号病人,也许是破后而立,向死而生的自己,也许是在迷雾中砥砺前行、寻找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每一个人......
在《朗读者》的朗读环节,胡歌选择了《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献给所有在迷雾中砥砺前行的人们。
《哈姆雷特》节选
作者|莎士比亚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
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
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已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迫压下呻吟、流汗。
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顾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稲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
一起来聆听纯享版朗读:
听过老胡的这段朗读,网友收获的是感动和激励:
12年后再忆车祸往事:
一个小轮回的思考
2005年,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的胡歌,在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塑造了豪爽而深情的“李逍遥”一角,爆红,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一年后,至暗时刻骤然降临。2006年拍《射雕英雄传》期间,胡歌遭遇严重车祸,面部和脖子等处缝了一百多针。医生说能够保全性命,并且右眼没有失明简直是奇迹。
可是接下来要面对的,却是肿得涨了一倍的右脸、手术、母亲病倒的消息、同事离世的悲痛、中断待续的《射雕英雄传》,以及前途未卜的事业。
事故中,胡歌的同事因抢救无效去世。胡歌是在后来去香港治疗期间才知晓这一噩耗的。当时身旁人劝他说,眼睛受伤了不能哭。他就把头压得很低很低,让眼泪直接掉出来……
在《朗读者》节目中,董卿问:“那件事情,你还愿意去回忆吗?”胡歌说,有一段时间,他特别不愿意提及那段事情。
他坦言,车祸后复出后的时间很煎熬。复拍的那几个月,他没有勇气面对,感觉给大家添了麻烦,延缓了拍摄进度,每天都能“感受拍广告的待遇”,因为为了完美避开伤痕,大部分时候拍左侧的脸。
复出拍摄阶段,胡歌一度觉得《射雕英雄传》是他拍的最后一部戏。当导演宣布胡歌杀青的一刹那,胡歌就跑了,全剧组人在后头追。胡歌沿着海滩边一直跑,跑着跑着就哭了,“所有的那种委屈、迷茫、无奈、孤独,在那一刻完全释放出来了”。
他对董卿回忆说——
“因为那个车祸,我的身上背负了很多的光环,大家都会说,我勇敢地从这一场车祸中走了出来,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溢美之词。那个阶段,我不需要老是贴着那些标签。
但是这几年为什么我自己也会再去回忆这件事情?因为今年正好12年了,2006年是我的本命年,现在是2018年,正好算是一个小小的轮回吧,我会去思考那个事情带给我什么。”
胡歌在《朗读者》中说:“我能够留下来,应该是有一些事情要去做,或许有一些特殊的使命要去完成。这12年每次当我想起的时候,我都会很自责,因为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这12年我过得很好,因为我的事业有了很明显的上升,然后也挣了更多的钱,也获得了更多的名,可是我自己觉得,这应该不是我活下来的意义。”
“生存还是毁灭”,这句百年前莎翁在《哈姆雷特》作品中提出的问题,之所以流传至今,被一次次地引用,不仅在于其故事本身的戏剧性,更在于其中每个段落、每个句子所能带给人们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所以,当经历了生死,从低谷中走出,并真正站立起来的胡歌,朗读这一片段时,这样的声音带给我们的表达最震撼,也最触动。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也有人分享了这段《朗读者》的视频,你会怎么跟孩子讲,胡歌出现在“生命”这个主题的意义呢?
阅读、写作,经常反思
胡歌品学兼优,从小显露文艺才干。早在上幼儿园时,胡歌就被上海电视台小荧星艺术团选中,当时全市30000名报名者中选60位,胡歌就是其中之一。胡歌小学就读于上海市向阳小学;初中就读于上海市第二中学初中部,高中就读于上海市第二中学高中部。
中学阶段,胡歌曾担任校广播台台长、校合唱团团长、班级团支书、徐汇区学生话剧团负责人。
2012年,胡歌曾在市二中学校庆时返校,接受学弟学妹的采访时,他透露高中时期最喜欢的一门课是政治(市二的原校长陆军是胡歌的政治老师)。讲起在市二印象最深刻的事时,胡歌畅谈道:“是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吧!那时候每次都是我主持,站在台上,会发现主持人的视角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当我在领操台上面对全校师生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是一种责任。”那时所有的主持稿可都是胡歌自己写的。
高中时期的胡歌除了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也跟许多其他的男生一样热爱篮球和摄影,现在的他在拍戏之余依然坚持着摄影这个爱好。
市二校史馆里的一张档案照片
这是胡歌曾经在母校市二校庆时写过一篇献给母校的《青现春实》。
那时的我,曾感到度日如年。每天看着教室里的方寸之地,想象着七年的校园生活都将在此重复机械地度过,偶尔会感到无助的迷茫。那时候我会趴在课桌上偷偷睡觉,把自己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远大理想都装进不切实际的白日梦里,那时候我会看着窗外发呆,羡慕不受拘束的小鸟能够任性忘我地穿梭于天地之间,那时候,我恨不得时针能以秒针的速度转动,恨不得自己能够一夜成年……直到踏上社会,才发现自己对于校园内的时光,是如此不舍与怀念,才懂得这段时光对于我,是生活最初的体验,是无法忘却的青春记忆,比往后的生活都要更纯粹,更本质,更美好。
……
12岁那年我走进上海市第二中学的校门,从初中到高中度过了7年最难忘的少年时光。转眼间,曾经那个“胡乱唱歌”的少年离开市二已逾十年,或许在别人看来我已是符合社会定义下的成年人,但是每当提及市二,我依旧是那个幼稚过,轻狂过的十几岁少年。青春记忆中最难舍的片段并非那些相知的欢颜,也并非春风拂过,枝头轻颤的桃瓣,而是教会我哪怕身处黑暗,心中仍要闪烁熠熠光辉的师长们。陆军老师说过,教书育人不应是应付考试,目的不是优胜劣汰,而是依循生命本身的大爱。在市二的七年,我不仅学会了立足于社会的技能,还在每一位老师的包容与理解,教导与关爱下,成长为一个能够在绝境中重生,能够在工作之外,给粉丝带去积极影响力的“有用的人”。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市二的老师们是真正能够听见并且尊重学生们心声的伯乐,他们把爱和毕生的精力施予给每一个他们心中的生命。
……
在我迈出校门的那刻起,背后的一切皆成记忆。岁月流逝,那些记忆,就像点在鼻尖的奶油,成为了永远都无法触到的一抹甘甜。
7月悄悄回过学校,平常喧闹的校园如今安静下来。学校正在改建,记忆中的布局已有所变动,不变的是,这里依旧承载着少年人的梦想新奇与憧憬,以及相聚和离别。曾经在这里度过的时光凝结成记忆,存留在我今日的生活之外,虽已成过去,却未曾失去,比星空更美,足够铭记。
2001年,胡歌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做导演是胡歌的志向,当时他的专业成绩是全国第二名(其实是第一名,因为当时的第一名是个保送生)。后因父母不想他离开上海,他就去试了上戏表演系的面试,考了第三名,他信奉导演要从演员做起。韩雪、袁弘等是他的大学同学。
2006年8月,正值射雕拍摄期间,胡歌遭受车祸,身受重伤,脖子及右眼缝合100多针,一年之后才复出。可他就是在医院疗养过程中,也一直笔耕不辍地给《南都娱乐周刊》写专栏,在2006年10月到2007年2月之间一共写了15篇专栏,祭奠去世的经纪人、对事业的反思、对生活的感悟,每一篇文字里都显露出那段时间有多艰苦,可庆幸的是,他撑过来了,并且越来越好!
胡歌曾说,在那段最消沉最无助的日子里,是阅读让他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皮囊破了,就用思想填满它”
人生浮浮沉沉,让人不至沉沦的是思想
对胡歌的经历有大致了解的人,似乎很容易把“励志”的标签稳稳地贴在他身上。可是12年一步一步走来,细细听他在不同时期的表达,你会发现“标签”之下更鲜活的情绪。
一开始,他常说,伤疤是男人的勋章,只不过,我把这个勋章别眼睛上了……
他还说,当初自己就想,如果眼睛失明了,就去演“柯镇恶”。自己一笑,大家莞尔。
可是,随着浮泛的谈论越来越多,他开始抗争“标签”,他说“多年以后,如果人们提到我,还是谈论车祸这个事,那对我来说是一种否定,说明我一直都没有其他的成就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然而,无论如何,一个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的演员,这样不寻常的过往,于关心、于好奇、于职业敏感,都没有观众和媒体会轻易放过。
那就自己放过自己。于是,近些年胡歌开始说:“皮囊坏了,就用思想填满它。”
说,灯罩太美了,反倒让人们忽视了灯本身。
胡歌在复出时,写过一本书《幸福的拾荒者》,他说,一场车祸就像是把自己打碎了,他要重新把自己拼回来。这何尝不是一个重新自我认识、自我定位的过程。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不是所有人天生就能将皮囊作为一种优势。不论样子如何,不论际遇如何,不论别人怎么评价你,能帮助你在人生的浮浮沉沉中达成圆满的,最终还是思想。
“既然我活了下来,就不会白白地活着。”
不论你是谁,小小的善意可以温暖很多人
2014年2月21日,《琅琊榜》开拍刚一周。胡歌发了这样一条图文微博↓↓↓
这就像是一句预言,后来这句话果然成了《琅琊榜》的经典台词之一。
《琅琊榜》中,拥裘围炉的梅长苏说出了这句:“既然我活了下来,就不会白白地活着。”胡歌让林殊从小说中走出来,有了一张清晰的面目,而金陵城中鲜衣怒马的少年那颗“不灭的赤子之心”,也渐渐地与他重叠。
这与《朗读者》中,胡歌所说的“我能够留下来,应该是有一些事情要去做,或许有一些特殊的使命要去完成”,何其相似?
他以故去同事的名字命名了自己捐建的希望小学。希望小学验收时,他去看了孩子们。告诉他们“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能走出这座大山,走到更远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当你们学有所成的时候,别忘记回来建设家乡”。
四年之后,他又去了一次。结果发现,有三个孩子一直跟着自己,并不和他说话,只是在自己看着他们的时候,对他傻傻地笑。
后来,胡歌在临走的时候终于想起来,似乎是当初见过他们。于是问,还记不记得胡叔叔是谁。
结果孩子们腼腆地回答:“是朋友”。
一句“是朋友”让他很欣慰。
2017 年最后一天,一个不幸罹患了白血病的女孩发了条微博,说是《琅琊榜》里涅槃重生的“林殊” 让她有勇气对抗病魔。
然后女孩儿忽然就收到了胡歌的私信:“你想来看我的《如梦之梦》吗?我给你留票! ”还强调自己真是胡歌,“绝对不是骗子”。
让网友看得有暖心又好笑。
这份新年礼物,让女孩很快乐。
这温暖的生活当中的一幕,也让我们感受到即便身体处于困境,生命依然可以拥抱善意和希望。
这不仅是偶像的邀约,这更是深陷身体困境时,生命充满善意和希望的邀约。
很多人,在作为孩子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冥冥中生而不凡,希望在某些特殊的事情中,自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与众不同。
随着慢慢长大,幼稚退去,幻想淡化,大部分人都接受了平凡,最终泯然众人。
可是,有没有想过,所谓“不凡”或许并不是指我们自己如何卓越,而是我们能够带给别人的感受。我们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或许能证明自身的某些价值。
“受之有愧”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被谦逊掩盖住光芒
2016年,胡歌凭借《琅琊榜》一举斩获了金鹰奖“视帝”、白玉兰奖“视帝”。
在金鹰奖颁奖典礼上,胡歌一人夺得视帝、最具人气男演员大奖。胡歌深深鞠躬后,紧接着走到了李雪健面前,在他耳边说了四个字。很多网友反复回看这段视频,发现胡歌说了句“受之有愧”。
一个举动,得到众多点赞无数!
孩子几乎都有好胜心,喜欢在伙伴间、在集体里争先,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和重视,难免洋洋得意。孩子的心性,大多无关品行,无可厚非。
不过,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们得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人才真正算是比旁人走得远,比旁人爬得高,是真正的优秀。
真正优秀的人,绝不是靠贬损他人来反衬自己,也不是靠浮名浮利来加持威望。
真正优秀的人,往往在逆境中不消沉气馁,顺遂时不倨傲跋扈,保持温和清明,谦逊待人。
在孩子的话语体系里,不妨解释成,不因小聪明、小成绩洋洋得意,更不能因为一次退步、一次挫败而裹足不前。自信而不自傲,尊重自己的成绩但不以此自恃。因为,真正优秀的人不会被谦逊掩盖住光芒。
哈小编有话说
听了胡歌的分享,让我们明白,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大大小小的困难。但人们记住的永远会是那些在磨练中更坚强,在迷雾中砥砺前行的人。要让孩子相信,只有坚定地向前走,困难才能有转机,迷雾也终将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