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平天国当康王第一章我就是康王
“我在哪,这是哪里?”大帅您都昏迷三天了,这时一个头裹红金胸前有字太平一名卫士出现在了眼前,这时的我迷迷糊糊的。看着灯火通明大帐内的这个小兵,也不知如何是好。我还记得之前身患重病,进入手术室最后看了一眼年迈的父母,之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难道自己穿越了,不会这么巧吧!就在这时大脑一阵撕心裂肺的疼,小兵看道这个情景后刚要喊人,我说:“达飞别喊了,我没事。”
记忆这个东西是真的好,就在这一瞬间太多的东西涌入了我的脑海,这个小兵是我的亲兵队长叫孟达飞,他就在那站立不动等待着我的命令,
心里默默想着,以后我就是汪海洋了。恢复了记忆以后才发现形势是多么岌岌可危,清兵早已四面围困嘉应州。由于我喜欢太平天国这段近代史,对于人物还是有一个大概得了解。知道了这位太平天国康王的最终命运。
既然都穿越了那就不能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走下去。由于斩杀了侍王李世贤,军心不稳。陪王谭富、朝将莫恩、列王黄宗保、天将林正扬、佑王李继远等之后就会因为各种原因纷纷投降清军,有的被清军收编。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那手里的部队将土崩瓦解。虽然病了些天,再这样持续下去队伍会作鸟兽散。达飞:“传我命令,让众将领来王府。”又对其耳语了几句。
第二章 稳定军心
不长时间其它诸王及重要将领都来到了汪海洋的王府,看到大病初愈的康王。众人各自有各自的打算,这时康王说:“我是个粗人这次召集大家来,你们也看到了外面强敌环顾。我知道侍王的死让大伙对我有些误会,现在情况已到了天国生死存亡的时候,希望大家勠力同心杀出重围。突破清军的重重阻碍才是此时此刻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们成功突围,以后不愿意跟着我的去留自便,这时如果谁扰乱军心我汪某人格杀勿论,别忘记了李鸿章和骆秉章是怎么对待投降的天国将领。”鉴于汪海洋的淫威,众人只好口头称是。这时康王对属下喝到:“拿下奉王黄朋厚。”众人还不知所以,这时听康王说:“奉王黄朋厚为清廷内应。”奉王狡辩说:“是招人陷害。”当众人看到康王手持奉王黄朋厚与左宗棠的密信众人才信以为真。随后奉王被斩杀。敲山震虎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命众将回营清点本部人马,忙碌半天后众将将所部情况如实汇报汪海洋。零零总总加起来还有10余万人的部队,除了老弱妇孺可战之兵不足半数。自己手里有亲信可战之兵尚不足3万人。
又与众将商量一阵后,偕王谭体元主张去广西老家,胡永祥主张北上,汇合遵王赖文光,在中原立足。决定在3日后全军像向北突围与遵王汇合。现在手里可信任的将领只有偕王谭体元所部3千兵马以及带领8千人归附的黄矮子。这8千老兵现在仅剩下6千左右,还有自己手里2万左右兵马。
第三章 成功突围
第二日凌晨,康王汪海洋、偕王谭体元、胡永祥、黄矮子等率精兵冲出西城门,朝着湘军佛子高大营发起猛烈进攻。残肢断臂充斥整个战场,喊杀声不绝于耳。由于没有做好准备一时之间湘军防线出现松动。康王出发之前令属下军士通知了其它太平军余部,得知后众人颇为恼火,但也无可奈何。当康王所部突出重围后,后面紧紧跟随着一个小校带领的一彪人马。
由于事出突然左宗棠还以为是小股太平军的声东击西,得到的太平军内部消息也是3日后在突围。事到如今大批太平军突围后才发现自己的确是大意了,还是小看了这个康王。逃出生天后偕王谭体元问:“为什么不带上城里其它的弟兄。”康王答:“事已至此,人心以散。出城前一刻通知了他们,已仁至义尽。如果想和我们一起趁乱是可以杀出来的,还有一些人想着归附清廷带上他们反而更加危险。”偕王谭体元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一听便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随后传令大军修整,在修整时康王大声道:“广西还有太平天国将领李文彩的部队,我们回到广西与李文彩汇合,定要振兴天朝共享太平。”军士们齐齐答复“遵康王命”。
左宗棠确定汪海洋突围以后,率领清军猛攻嘉应州。还未及时退走的太平军在陪王谭富、列王黄宗保的带领下选择投降清军。
第四章 渐入佳境
康王率领大军向西面河源进发。河源是一个小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很快被太平军攻克。在城内招兵收集粮食打压大地主,康王命属下把带不走的粮食通通分给穷苦百姓,在这之后招兵异常顺利,很快太平军部队有了近5万之众。两广总督瑞麟继坐镇广州极为不安,欲与左宗棠左右夹击太平军。
汪海洋攻下河源后,便开始布防,修筑堡垒,深挖战壕,筑栅栏,全力防守。佑王李远继也带上所部人马杀出重围星夜赶往河源,陆续到来的还有宗王汪起潜、周王汪麻子、东平王何明亮相继来投太平军声势复振。手握重兵的康王明白只有一直胜利这些人才会真心服从自己,眼前虽说兵力达到10万之众,但年关将至,粮食以及过冬的物资是一个大问题。想到了这些康王立即召集这些人开会,康王简短介绍了眼前的形势。众人明确表示愿意奉康王为主继续领导太平军。
对于这些来投的将领康王还是有些忌惮,表面的10万之众仅仅半数归自己节制,之后便召集偕王谭体元、胡永祥、黄矮子等心腹将领来商议,。为调动和分散清军,康王决定分头行动偕王谭体元及宗王汪起潜率领3万人马攻取长宁,西入广西境内与李文彩部汇合。自己择带领余下部众直取博罗。两军互为犄角之势。清军随后很快咬住了康王本部,由于属下都是久战精兵与清军对垒时也不逞多让,打的有来有回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随后湘军悍将鲍操率众来攻,河源城小工事尚不完备,康王无奈派出黄矮子及东平王何明亮出城迎战鲍操。黄矮子本是“霆军”悍将,因清朝没能及时发放军饷,于是率8千精兵哗变,南下投奔太平军。所以,鲍超痛恨黄矮子,非要将其斩杀不可,黄矮子自然知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拼死一战与原主帅厮杀。鲍操敌不过黄矮子的舍命攻击而败退逃走,东平王何明亮挥兵掩杀击杀清军无数,天平军声势大振。等清军大部赶来又与太平军绞杀一阵,太平军各主帅拼力厮杀终于击败清军。
第五章 首战告捷
稳定了河源的局势后,康王计划攻取博罗来增加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左宗棠也在积极调兵遣将,鲍超、高连升、黄少春、刘清亮、康国器等悍将悉数来到河源附近总兵力近8万。两广总督瑞麟继也调集5万大军征讨太平军,一时之间局势又像不利于太平军的方向发展。两拨人马分开后的另一路太平军也取得一定战果,偕王谭体元及宗王汪起潜率领3万人马顺利攻取长宁,在广西的李文彩部也派人找到了偕王。
由于清军层层围堵,部队又长期作战,冬季来临时双方只好暂时搁置行动,已占据城池的康王决定休整过冬再从长计议。由于太平军分兵两路,两支队伍的结合部很快被清军发现。左宗棠派总兵丁得胜领本部人马切断两只太平军的联系,斥候很快发现了这一股清军。胡永祥献计康王建议部队穿上清军的衣服,里应外合联系在长宁的偕王部全歼这一股清军。这与康王的想法一拍即合。
胡永祥率部换上清军的服装入夜时分赶到了总兵丁得胜的营垒,看到是清军服饰而且又有公文,守门兵丁很快的打开了营门。大批队伍的进入营中,清军感到了一丝诡异,随着一声哨声手持钢刀的士兵突然将刀插入守兵的身体,同样的动作在反复的进行。“是太平军”、“啊”。 偕王谭体元这时也及时感到战场配合胡永祥部,清军大乱,总兵丁得胜也死于乱军之中。
随着又一场胜利太平军的将领及士兵真心认可了主帅康王的领导,他们的眼神不在涣散而是变得坚毅了起来。
第六章 太平军李文彩
1850年,广西大旱,李文彩在密谋造反起义,由于他是天地会成员他并没有直接投奔太平军。1855年,当时广东天地会一支人马退到广西,建了个“大成国”,李文彩本身是天地会成员,又在这支队伍里有老熟人,因此他跑去接洽,后来他被册封为“定国公”。 1859年时,石达开部队从湖南退到广西,并到故乡贵县。此时,李文彩遇到了石达开部将曾广依,二人之前有过合作,且当时的大成国正遭受清军的巨大威胁,两支患难的部队决定合作。1861年大成国覆灭时,包括李文彩在内的大量残兵败将加入石达开部队。石达开败亡大渡河,李文彩又带领属下经贵州回到广西继续反清。
当得知康王派偕王谭体元将回到广西与自己汇合后大喜,遂亲率精兵3千日夜兼程带着部分过冬物资与偕王汇合于长宁。通过交谈得知李文彩也仅万余人。由于李文彩的资助偕王谭体元所带领的部队得到了有效的修整,陆续还有李永和、蓝朝鼎的余部来投偕王。几万人的消耗惊人,唯一的支撑是沿途征战缴获。
第七章 天国宝藏
康王在河源修整,那名领着一支军马随着突围将领求见。有些疑惑,但不久就传此人来。此人介绍自己叫李思进曾是忠王李秀成的侍卫,康王听到这里变屏退左右,任何进入康王府苑的都不会被允许携带刀剑器具,康王本身有些武功并不惧宵小之辈的暗算。李思进道:“天王弥留之际,将幼天王和天国都交给忠王李秀成,1864年7月19日,南京城破,20日凌晨李秀成保护幼天王出城,往东南方向逃亡,他把坐骑让给幼天王,自己骑一匹老马,很快落伍,李秀成最后三十几个小时,在南京城郊的荒山度过。自己是忠王亲信当时在忠王身边,忠王怕自己有所不测,亲自手绘了一张地图给我,本让我交给其弟侍王李世贤。让他光复天朝。”
康王看着李思进道:“侍王死于我手你也知道,为何还将此图交付与我?”
李思进道:“小人一介武夫,全仗着忠王和天国才有的今天,本不打算将此图交给大王,但去北面找遵王赖文光很大几率会死在半路,个人生死是小,但这是可以维系天国的命脉,所以小人斗胆违背了忠王的嘱托来找大王。希望大王说的可以领导大家共创太平。”言罢,就准备以头碰壁。
康王道:“李思进天国大业未成,怎可在此重要关头弃本部兄弟于不顾,本王没记错的话你本部还有2千左右兵马。”听到这时李思进默然无语,半晌,李思进道:“愿追随康王殿下,重整乾坤共享太平”。不久康王便倚为心腹,与交之谈并了解了此图原为天国宝藏图,但确埋藏在金陵附近一大户人家庄园下面。眼下情况看来取之不易,遂命李思进回去募若干机灵部下偷偷潜回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