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宣布离职!限薪350万、底薪减30%、年终奖停发?网友炸了
作 者丨李域
编 辑丨姜诗蔷 江佩佩
岁末年初,基金行业降薪、限薪、裁员传闻四起。与普通 " 打工人 " 同样不好过的,还有基金经理。
本周,一则 " 听说(管理规模排名)前 20 的基金公司,今年年终奖停发了 " 的消息在业内流传颇广。
事实上,类似的传闻近期已多次出现。" 公募基金经理薪酬或将封顶 350 万元 " 的词条,曾一度登上社交网站的热搜榜单,引发市场热议。
网友认为:
" 年终奖怎么发还是要看公司的考核,薪酬还是跟效益、市场挂钩。" 某头部公募人士透露。"今年还没发,但是没抱幻想。" 某千亿规模基金从业者也称," 目前的 base 还没变,期望未来不要降。"
很抱歉,请在手机微信登录投票
你的基金赚钱了吗? 单选
赚钱了
亏钱了
不赚不亏
没买基金
评论说说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行业裁员、降薪传闻频现的背后,反映了行业薪酬水平下降的大趋势,另一方面是权益类公募基金已经连续两年整体亏损,投资者的获得感不佳,公募基金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自我革新,必然会有优胜劣汰,行业出清。
行情不佳情况下,2023 年度亏损最多的公募基金经理已公告离任。2023 年度,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混合净值亏损 46.19%,在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一。
降薪、限薪还是裁员?
2023 年年底以来,有关基金行业降薪裁员的传言甚嚣尘上。
据在业内流传颇广的网传消息称," 公募基金行业出清开始了,某基金公司变相裁员。"
聊天记录显示,该公司成立了一个再就业中心,目的是让一些表现不好的员工回炉重造,重造期间仅发最低工资,目前已公布第一批名单,5 个基金经理与 3 个研究员,直指该行为是变相裁员,更不用赔偿 "n+1",并点名了兴银基金。
2023 年 12 月 25 日,兴银基金公开辟谣,表示从未采取过近期网络传闻中所述的考核方式,公司充分尊重每一位员工,尊重每一位员工的劳动成果。传闻信息不实,其传播已构成对兴银基金的造谣、诽谤,严重损害了公司声誉,兴银基金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
此后,又有不同版本降薪的消息传来。
某业内人士表示,了解到一个未经证实的方案,涉及某头部公募基金,要求按照级别发放,副总经理薪资不得高于总经理,一级部门负责人薪资不得高于副总经理。
另一则是关于北京某头部公募基金,据悉方案是,研究员底薪立减 25%,基金经理底薪立减 30%,2024 年 1 月份生效。同时,该头部公募投研条线的每个组都有 10% 的常规优化名额,按照年底业绩的完成度选择投研人员。
公募基金的限薪传闻持续升温。
近日,一则关于 " 公募基金经理薪酬或将封顶 350 万元 " 的词条一度登上社交网站的热搜榜单。
"行情差,年终奖低,没毛病。" 华南某公募人士认为,规模费用双降,年终奖肯定不能和前几年相比," 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薪酬的上下限最终还是来自市场,市场自然会给到一个公允价值 "。
薪酬下降大趋势
降薪是金融业的大趋势。
2022 年,公募基金行业薪酬体制变革已拉开帷幕。
当年 4 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指出,应督促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建立完善经营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等核心员工奖金跟投机制,实施违规责任人员奖金追索扣回制度,严禁短期激励和过度激励行为。
同年 5 月,多地监管部门通知各公募机构要在月底前报送薪酬机制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抑制薪酬过高、增长过快、少数冒尖等情况。
在有关 " 薪酬递延 " 中,则包括纳入薪酬调节范围的覆盖岗位、人数变化安排;根据高管新规要求,在劳动合同及内部制度中明确董事长、高管、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分支机构负责人和核心业务人员的薪酬递延支付标准、年限及比例的相关安排等。
随后,中基协正式出台《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在薪酬结构、薪酬支付、绩效考核、薪酬内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场称之为 " 公募限薪令 "。
根据该指引要求,基金公司应当建立实施绩效薪酬递延支付制度,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 3 年,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原则上不少于 40%。这也意味着,若公募采取这一机制,基金经理想要拿到全部奖金,至少 3 年内不能跳槽。
相关人士分析称,行业薪酬体制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可能短期会有一定的震荡,但从长远来看,重新审视行业 " 扶优限劣 " 现象,对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了解到,目前高管、基金经理绩效薪酬递延支付、基金经理奖金自购等限薪举措已成常态。
" 降薪算是意料之中的事。" 上述某千亿规模基金从业者说道," 期望未来不要降。"
基金经理突然宣布:离职!去年排名倒数第一
近日,上银基金发布公告显示,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的基金经理施敏佳因为个人原因离任,目前该基金由郑众单独管理。
这起人事离职引起市场的关注,原因在于,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去年亏了近 50%,全市场倒数第一,也就是亏损幅度最大的公募基金产品。最新单位净值仅为 0.5126 元。
在施敏佳管理这只产品期间,任期回报为亏损 49.25%,而同类产品同期的平均亏损幅度为不到 10%。
变革中的行业出清
某知名社交平台上,投资者们则是乐于看到基金业出清的相关消息。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行业裁员、降薪传闻频现的背后,一部分是因为权益类公募基金已经连续两年整体亏损,投资者的获得感不佳,公募基金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自我革新,必然会有优胜劣汰,行业出清。
2023 年,权益类基金整体录得负收益。具体来看,收益率的中位数为 -13.75%,平均值为 -13.28%,其中近 92% 的权益类基金亏损,近七成亏损幅度超过 10%,与 2022 年相比,亏损情况有所收窄。
▲市场上偏股型产品管理规模排名前 10 的基金公司,2023 年 1 月 3 日至 2024 年 1 月 3 日,这 10 家公募 " 大厂 " 的偏股型产品指数跌幅均超过了两位数
数据来源 /Wind
连续两年的亏损也导致投资者获得感不足,不仅挫伤了广大基民投资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3 年 7 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具体举措包括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公募产品将以固定费率为主,同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等。
据中信证券测算,按管理费率高于 1.2% 的主动权益型基金计,此轮降费影响的基金规模约为 4.5 万亿元(按 2022 年末净值计)。如果按管理费率统一降至 1.2% 计算,行业管理费收入下降 135 亿元。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权益基金费率下降是让利于民,也是对基民情绪的回应。目前关于降薪、裁员的各种传闻也是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正常现象,公募基金业只有不断变革,回归本源,回到以客户为中心、以持有人利益为中心的受托理财本质,对传统的以规模至上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进行升级,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才能实现基业长青。
部分资料来自基金公告、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