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极一时的“伊拉克蜜枣”,甚至被当糖果吃,为何会销声匿迹?
文|常琦的历史书
编辑|常琦的历史书
【前言】
小时候,特别是过年时,家里待客的桌上会放着各种各样的干果糖果,但在这其中,又总会出现一种造型奇怪的枣子。
这种枣子外皮是微微泛白的,还偏硬,吃着又是齁甜齁甜的,每次那一个枣子我都得配半碗粥才能把它吃下去。
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觉得硌牙,太甜,家里人让我吃我还不乐意,只想吃其他有精美包装纸的水果糖。
但是这种枣子还是红遍了大江南北的,谁家都得买点儿,甜滋滋的最受小朋友欢迎,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种枣子就在市面上难得一见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伊拉克蜜枣”】
这种枣子一开始被称为伊拉克蜜枣,是一个很奇特的名字,但是又名副其实,这枣子的确是我们从伊拉克进口来的。
那它跟中国的红枣又有什么区别呢?红枣的种子是长圆的,较为饱满,果实成熟时是深红色的。
而伊拉克蜜枣的枣核是椭圆形的,中间有一条竖纹,造型比较独特,有的人还会把他们收集起来做玩物。
而且中国的红枣口感是清甜的,果肉较绵软,而伊拉克蜜枣口感纯甜,国人一般难以接受,果肉稍有韧性。
椰枣也是有中药效用的,味甘,温性,没有毒性,有着补中益气,止咳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
它在中国风靡了那么多年,近几年倒是真的没怎么见过它的出现了,这可就引起了我的关注了,查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人家改名换姓了。
他在中国被称为伊拉克枣,就是因为是从伊拉克引进,但又不是只有我们国家有引进,主产地也不止有伊拉克。
后来随着我们国家引进力度减少,人家也就恢复了自己的本名椰枣,别名有海椰枣、波斯枣、番枣,这也算是现在很少见到这种枣子的原因之一了,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啊。
【引进原因】
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条件较差,民众粮食短缺,物质匮乏,在这种基本衣食住行都难以维持的情况下,价格实惠的东西就是最需要的了。
而伊拉克呢,跟我们难兄难弟,当时是一直受到西方的制裁和封锁,处境也是举步维艰,苦苦寻找出路。
要么说难兄难弟呢,我国当时也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财政赤字,本就伤痕累累的社会情况,也因此再次雪上加霜。
我国当时和伊拉克关系交好,而伊拉克枣在当地产量又极高,价格也非常低廉,在这种社会情况下,伊拉克枣的引进就是意料之中了,能缓解通胀压力,还能帮助好朋友。
伊拉克枣的含糖量高达70%以上,直接就可以当做糖来吃了,在当时轻工业还是刚开始起步,还是比较落后的。
那会儿的人们长时间吃的都是白水煮菜,稍微有点味道的都好吃的不得了了,有时候着急了,白矾都能舔上两口的。
所以在当时那会糖可是稀罕得不得了的,在普通人家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现在有了这种便宜又高配的东西,在一上市就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那会儿能像伊拉克蜜枣一样能当糖吃的东西可不多,所以说不管是当礼物往外送,还是买来招待客人,或者是放家里自己当糖吃,这个价格都是很合适的。
因为上市之后出乎意料的受欢迎,市场需求极高,所以进口数量逐年增加,一些商家也因此赚了不少。
其实也不止有伊拉克蜜枣,在古巴成立成功之后,也开始被西方制裁,我们也因此进口了很多古巴的砂糖。
当时古巴糖的精细度并不如国内的高,所以是发黄的,而且当时渠道单一,很长一段时间都都只有黄砂糖可吃。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从加拿大进口的面粉,从阿尔巴尼亚进口的香烟,共同点都是,价格低廉,进口量极大。
但是后来又有人传出,面粉太白了,一定是掺了大量的滑石粉,阿尔巴尼亚的香烟价格便宜,但是抽的时候周围人会闻到很大的臭脚丫子味。
因为椰枣甜度较高,就有人很充分的把他利用起来了,用来酿酒,里面浸出的糖汁经过凝结还能作为调料使用,可以用于煮肉,甜而不腻。
这简直是,物尽其用啊,价格低产量高口味新奇,周边产业链形成很快,生意也很不错。
【主要产地】
椰枣是可以在及干旱环境中生长的植物之一,且全身是宝,可以为当地人民提供大量资源,对北非,西亚等较干旱地区有着重要影响。
且因为椰枣本身产量极高,本身成活率又极高,所以椰枣一直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重要作物,而椰枣的运输,又极大的促进了商路的延伸,意义及大。
椰枣主要产地有伊拉克,阿联酋,埃及,巴基斯坦,伊朗,我国境内也在唐代就有传入,比如我国新疆,福建,广西,云南,广东等地区也都有产出。
因为地区不一样,生长环境,天气情况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口感,甜度,果肉含量当然也是有区别的。
就比如说,伊拉克椰枣外观呈现深棕色,果实整体较小,形状多呈圆形或长条形,果肉大多酥软多汁,口感非常丰富,回味香甜。
而新疆的椰枣,向来以口感酥软,甜度适中闻名于世,外形呈黄褐色,果实较大,形状多呈椭圆形或者圆柱形。
相比之下,新疆的椰枣口感绵软,酸甜适中,吃着不会太过甜腻,也更加符合现代人对于健康食品的追求。
【销声匿迹】
至于为什么销声匿迹,除了上文提到的改名了好多人就不认识了之外,还有其他更为主要的原因。
就是在当时突然流传出一种说法,说这种枣子会传播肝炎,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被证实,但是还是有好多人不敢再吃了。
而有很多人还是不想放弃,就把蜜枣消一遍毒再吃,但是消完毒之后,枣子就会变得黏黏糊糊的,好多个枣子粘连在一起,卖相很不好看。
事实上,肝炎的传播跟椰枣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因为浓糖跟浓盐是一样的,都是非常好的杀菌剂。
细菌和病毒存活都需要最基本的水分,浓糖就像干燥剂一样,那细菌在椰枣里面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自身水分根本就保存不住。
而且,椰枣不仅不会传染肝炎,对人体的肝脏还有很大好处,且椰枣甜度都是有天然果糖葡萄糖合成的,极易消化,糖尿病人也可使用。
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信息传播也不如这么发达,更不要说当年的肝炎给国人带来了多大恐慌了,有一点儿可能都巴不得离得远远地。
说到底,当年的肝炎流行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是天灾之下,缺衣少食,国民体质本就不好,再加上卫生条件不好,自然就导致肝炎的流行了。
而其中,甲肝流行的罪魁祸首也在后来被查明,是因为生食毛蚶导致的。
而关于伊拉克蜜枣销声匿迹的另外一个说法是,通货膨胀结束了,枣子身上的使命已经消失了,现在就是个普通的枣子。
还有就是咱们跟伊拉克的关系变差了,隐隐有了敌对的架势,不打算再支持伊拉克了,总之,就是咱们不缺吃的了,与伊拉克友谊小船也翻了,就不需要再进口了。
那么这就更显出来传播肝炎是无稽之谈了,中国可是礼仪之邦,主张和平,当然不会主动去挑拨离间的。
但是吧,伊拉克蜜枣流行群体是普通百姓,突然喜欢的零食没有了,怎么解释呢,跟他们讲一堆国际局势当然也听不懂。
所以民间就根据自己的猜测传出了“传播肝炎”的说法,官方也正愁怎么跟百姓解释,索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出面澄清。
后来国际局势和平,各国明面上都是和和气气的,伊拉克蜜枣也就悄悄的回到了中国市场,虽然不是像之前的风靡全国,但也是可以买到的。
【结语】
现在国人的生活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儿时常见的食物现在大多都销声匿迹 ,是时代更迭的结果,也是生活中有了更好的替代品。
到后来我们的经济条件也都上去了,生活越来越好,也已经有了其他可吃的甜点,就显得伊拉克枣更加难以下咽
新鲜的椰枣含糖量超高,国人口味大多清淡,对我们来说有些太甜了,难以接受,在有了更好的替代品之后自然而然的也就放弃了。
之前用来果腹的伊拉克枣现在也变成了尝鲜的玩意儿,现在的销售单价能达到20-30元一斤,也可以说,是我们之前经历过的艰难时节的纪念品了。
而椰枣传播肝炎的说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逐渐也被后代悉知这传言并不属实,所以如果想要尝尝鲜的话,买些尝尝也是可以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我们国家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这些国家的倾囊相助,不算是锦上添花,但是是实打实的雪中送炭。
往期精彩链接
假如中国人口减半,只剩下7亿人的时候,我国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中国第一造反大省,古近代大小造反从未缺席!民风为何那么彪悍?
日本“躺平仙人”,只吃米饭配咸菜,20年躺出9470万,后来怎样?
同样都是中国的种子,美国种出的水稻,为何亩产要比中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