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底在怕什么
欧洲还是怕了,忙不迭出了昏招:
6 月 12 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 17.4%-38.1% 不等的临时额外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数据只是加征部分——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已经是 10%。
因此,一旦加征确认,意味着大部分中国车企在欧盟市场的关税税率将升至 27.4% 至 31% 之间,而作为 " 出海顶流 " 的上汽集团则面临着高达 48.1% 的最终关税税率。
成本增加近 50%,这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无法接受。它带来的影响既猛烈,又持久,更恶劣。
所以,欧盟加税一旦正式实施,目前因 " 物绝对美,价相对廉 " 而广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将失去市场竞争力,骤然萎缩的市场需求也将传导至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的影响。
这是新一轮贸易战的前夜,中国车企也遭遇了 " 华为时刻 "。
(一)
欧洲为什么怕了?
实话实说,这次加税,欧盟酝酿已久——快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触动了欧盟的奶酪。
经历过多次产业转移之后,汽车产业成为一些欧洲国家的支柱产业。凭借先发优势,欧洲车企坐拥品牌认知、定价权和专利壁垒,构筑起竞争者无法逾越的高墙,长久、稳定、高效攫取全世界的利润。
几十年来,这不光形成了一个巨大而不可触碰的利益共同体,而且还在欧盟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
这块蛋糕别人碰不得。
但是,真正的挑战者终于来了。
这几年,中国车企异军突起,凭借新能源革命,不光迅速收复了国内市场,而且绕过了外国品牌的 " 马奇诺防线 ",直捣腹心。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累计 120.3 万辆,向欧洲出口新能源汽车 68.1 万辆,占总体出口量的 57%。
不仅是销量大,而且进程不可逆:
第一、中国车企往往会在目标市场建厂,彻底重塑产业链;
第二、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从产品到服务,都彻底刷新了欧洲顾客对汽车的认知。
这里可以看一个细节。
在欧洲市场,卖得最好的一个中国汽车品牌代表便是上汽 MG —— 2023 年,MG 品牌在欧洲市场实现终端交付 231,818 台,连续十二年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欧洲销量冠军。今年前 5 个月,MG 品牌在欧洲发达国家的终端交付量已突破 10 万辆,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 每出口欧洲 10 辆中国车,就有 7 辆是 MG",为什么?
因为在欧洲顾客看来,这辆车简直让人耳目一新。
它不光搭载了先进的电池技术、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完美满足了欧洲人日常通勤和周末长途自驾旅行的需求,而且贴心地提供了专门针对欧洲市场的调教——当地顾客反馈,MG 有着不输纯正德系的操控感," 让他们既熟悉,又惊喜。"
这背后是长期的布局和努力,上汽 MG 在出海欧洲之初,就开始依据欧洲标准设计产品,提升品质服务。早在 2019 年,MG 就在欧洲市场推出了满足 REACH、E-MARK 和 ECE R100 等欧洲最严苛法规认证的 MG eHS 和 MG EZS,正因为有过这些探索与验证,所以 MG4 EV 如今夺得 " 欧洲紧凑型纯电车销冠 " 才显得那么底气十足。
这种受欢迎,也在这次风波中,转化为被针对。
本次加征一旦确认,上汽将面临最高 48.1% 的关税。
欧洲车企着实怕了中国车企,怕了上汽,怕了市场竞争,从这个角度看,"48.1%",也可以视作欧洲汽车与中国汽车的当下实力差距。
这个数字,正常追是追不上了,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欧盟一些国家很清楚,随着时间拖延,他们丢掉的不光是市场,还有行业的信心。
何况,这些国家不甘心。
" 过去几十年里,一向是我们坐着收钱,赚取超额利润,你一个被收割者,凭什么反超?你反超我不摁下去,其他人也有想法怎么办?我还怎么做老大?"
于是,欧盟出招了,哪怕德国强烈反对。
这一招着实不好,不光无耻,而且是彻头彻尾的昏招。
(二)
战则两败俱伤,和则中欧共赢
目前,有不少汽车行业从业者分析,欧盟加税这事,仍有转机。
" 欧盟并不是真的想挑起贸易战,因为他们很清楚,打不赢,最多两败俱伤,但这毫无意义。欧盟此举,只是想增加与中国政府、中国车企的谈判筹码,希望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技术、产业链。"
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真的想打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如果加税真的发生,首先受伤的,一定是中国车企。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曾发布分析报告指出,若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 20% 的进口关税,则欧盟进口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四分之一,约 12.5 万辆,相关贸易损失将高达近 40 亿美元。而此次加税的额度,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但是,中国汽车市场这一基本盘依然庞大,欧盟关门,不伤筋骨。
长远来看,欧洲的损失更大。
首先,欧洲顾客在已经体验过物美价廉的中国汽车之后,很难再回到过去,反而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提高关税封闭大门,但欧洲车企依然要跟上时代,重新赢得顾客。这一追赶过程并不轻松,而且,欧盟追赶的同时,中国依然在发展,双方距离可能会拉大,把自己放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之外,意味着自绝于未来;
最后,会损害与中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实际上,加税信号释放以来,包括中国外交部在内的中国各级组织,就纷纷发表自己的不满,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打不过,学不会。但除了出阴招,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那就是,合作。
汽车行业的迭代,是一个长期过程,合作,尽早入局才是明智之选。
过去的十年,中国汽车行业异军突起,其原因只有四个字:厚积薄发。
巨大的科研投入、完善的产业链建设、一轮轮的市场验证、一次次的自我迭代……在时间的作用下,中国汽车行业建立了相当强大的壁垒。
但中国企业其实并没有依仗这些壁垒,像过去的外国品牌一样竭泽而渔,反而一直是秉承开放的态度,向海外市场释放善意,追求长期共赢。
在英国,上汽集团收购并重振了 MG 品牌;在德国,他们建立了研发中心;在比利时,他们设立了欧洲总部。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事实上,中国仍旧进口了大量欧洲的豪华车。
可以说,中欧汽车行业合作共赢的基础始终存在,大门至今也未曾关闭,而选择权,就在欧盟自己手中。
(三)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不会被这样打败
历史上,政治一直试图干预贸易,但结果往往并不会真正赢得优势。
汽车行业就有一段往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凭借小型化与低能耗的优势,日本汽车席卷美国市场。1980 年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 22%。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巨额亏损,工人失业,大量经销商倒闭。美国车企要求政府介入。
在里根政府的干预下,日方 " 自愿 " 接受了减少出口配额,美国车企赢了一局。
但是,这不是最终结果。
贸易保护之下的美国汽车弹冠相庆之余,并没有把利润投入研发、工艺和质量上,而是选择在华尔街赚更容易赚的钱;日本车企则借机加大在美的投入,开始在美国组装汽车,并蚕食高端化市场。
如今,昔日的胜者——美国汽车行业已经陷入 " 底特律困境 ",而日本品牌汽车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却已经高达 35%。
政策牵引的贸易战并不能改变双方真实竞争力的对比,纯属饮鸩止渴。毕竟,温室里只能长出花朵,只有风霜才能滋养松柏。
而如今的中国汽车产业,优势比当年的日本同行更大。
首先,日本汽车只是从一条细分赛道超车,而中国则凭借新能源重新定义行业;
其次,通过大规模的科研投入,中国汽车行业积累起了别人难以追赶的技术优势;
最后,中国拥有全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优势,中国制造赋能到汽车行业,塑造全面优势。
更何况,当今的中国政府,可不是当年的日本。
当今,汽车行业,比拼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顾客洞察,在于技术积累,在于制造标准,在于全产业链优势的叠加。绝不是政治。
上汽 MG 在欧洲热销,凭借的正是核心竞争力。
研发方面,过去十年中,上汽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投入了近 1500 亿元的研发资金,成功积累了超过 26000 项有效专利;
制造方面,上汽 MG 依托新平台、新技术,最早打造全球统一的品质标准,坚持打造 " 全球品质全球车 ";
即便是物流方面,上汽也构筑了船队规模领先,运力领先的上汽安吉物流体系。
今天的中国汽车,正在全体系出海,不断叠加的独特价值,岂是一次加税就能弭平的?
正如同中国汽车产业,华为也曾经遭遇贸易战,但并未被杀死,而是更强大。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华为看清了世界竞争的真相:
绝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不存在的,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能光靠自己成长,还得学会应对明枪暗箭。
现在,中国车企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做出了自己的强硬回应。
上汽 MG 针对欧盟关税发表声明称 " 既戴其冠,必受其重 ",并表达了三个 " 不变 ":
" 未来,我们坚持打造全球品质全球车的决心不变!坚持代表中国高价值汽车走向世界的决心不变!坚持将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决心不变!"
这言语掷地有声,再一次证明 " 面对困难,弱者一蹶不振,强者选择逆风飞扬 " 这句话的正确性。
欧盟加税的最终一锤还没落下,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有时代担当的中国企业已经看清了本质,并决定继续热爱。
如今看来,遭遇 " 华为时刻 ",反而让中国汽车来到了一个新起点:
穿越风暴,然后振翅飞向更高处。
媒体合作、品牌宣传请联系牛哥(ID:ntanqin)
您觉得好看,就点☆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