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货币供应量增速缘何放缓?专家解读
作 者丨唐婧
编 辑丨李玉敏
图 源丨图虫
央行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4 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 12.73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 3.04 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9.44 万亿元,同比少增 1.7 万亿元。
对此,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以往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有 " 开门红 " 的季节性规律,今年一季度贷款冲高已有缓解,投放节奏较去年更为平滑。当前信贷均衡投放效果初步显现,为年内贷款增长留有后劲,也更有效匹配实体经济主体的用款需求。
4 月末,广义货币 ( M2 ) 余额 301.19 万亿元,同比增长 7.2%,较 3 月回落 1.1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 ( M1 ) 余额 66.01 万亿元,同比下降 1.4%,3 月为同比增长 1.1%。
针对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央行早有预判。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未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沉淀空转的现象也会缓解。当前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数据上会有扰动,不宜简单作同期比较。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少,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反而会获得更多融资,是金融支持质效提升的体现。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信贷投放同比持续少增,货币创造能力下降,对 M2 增速带来一定影响。但 M2 增速下降并非资金供需出现问题,这与监管部门调控思路转变有关。监管部门近期不断采取措施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减少资金空转沉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作为总量指标,在新增贷款同比少增影响下,M2 增速有所下降,但存量资金使用效率出现提升并不会对 M2 增速带来影响,因此要理性看待 M2 增速下行的现象。
M2 作为金融总量指标存在局限
张瑜认为,受企业活期存款 " 搬家 " 到理财等多重因素影响,4 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所放缓。
一是近期是存款向金融市场 " 分流 ",引起 M2 增速下行,M1 增速受此影响也有回落。随着债券价格走高,相关理财产品投资的收益率上升,企业活期存款 " 搬家 " 到理财的情况也较为明显。另有接近央行人士告诉记者,近期资管产品募集增速回升较快,4 月末同比增长 11.3%,较大程度分流了银行表内存款。
目前我国的货币分为 M0、M1、M2 三个层次。M0,即我们常说的 " 现金 ",最活跃,流动性也最高;M1,是 M0 加上流动性稍弱一点的单位活期存款;M2,是 M1 加上流动性更弱一些的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
张瑜还提到:
M2 作为金融总量指标存在一些局限。部分资金从存款分流到理财后,不再纳入 M2 统计,但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再从 M2 角度考察融资总量是不够全面的。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货币供应量指标和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变化。
二是资金空转、手工补息等现象已在规范治理。近期多部门对资金 " 低贷高存 " 空转套利、银行手工补息等现象的规范力度加大,过去相当一部分虚增的、不规范的存贷款有所减少,短期内有 " 挤水分 " 效应。但金融机构对有效的实体经济需求依然充分满足,金融总量对经济的支持更实、效率更高。这既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也能促进经营主体立足主业,避免资金沉淀空转。
三是金融业增加值核算优化调整也有影响。以往金融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参考存贷款增速,今年一季度起,统计局修改为参考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指标,更能客观体现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度,与年度核算数据也更为衔接。4 月以来地方政府通过督导存贷款提高金融业增加值的动力明显减弱,也与 4 月金融总量增速下行有一定关系,相关影响可能会在年内持续显现。但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会获得更多融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没有减弱。
事实上,资金价格、结构等方面也反映金融支持力度较强。记者从央行获悉,4 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3.76%,基本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 23 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利率为 3.7%,比上月低 2 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 48 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 20% 以上的较高增速,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央行在一季度货政报告中也表示,当前直接融资正在加快发展,未来随着柜台债和企业债等债券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些投融资活动并未通过传统的银行存贷款业务来实现,存贷款和货币供应量也会下降。实际上,这类直接融资不断发展,更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资金使用效率提升,间接融资的作用会相应下降。从国际上看,直接融资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不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张瑜认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能更好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存款向理财分流后,投资的资产仍会反映在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中。加之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深化,债券与信贷市场发展更加均衡,直接融资增速有所加快。未来一段时间,社会融资规模作为总量衡量指标的相对参考价值还是会继续体现。
信贷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或趋弱
数据显示,前 4 个月社融累计新增 12.73 万亿元,同比少增 3.04 万亿元,延续年初以来的少增态势。从信贷类资金看,新增人民币贷款 9.44 万亿元,同比少增 1.7 万亿元。
从直接融资看,企业债券净融资 1.17 万亿元,同比多增 90 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 1.26 万亿元,同比少增 1.02 万亿元,股票融资 949 亿元,同比少增 2194 亿元。
央行在一季度货政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债券融资的重要性有所提升,或能解释信贷总量同比持续少增的同时,企业债券融资出现同比多增。政府债券同比少增主要与去年高基数及发行节奏放缓等因素有关。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企业上市资质审核趋严,IPO 节奏放缓导致股票融资少增。
央行还在上述报告中表示,信贷只是社会融资渠道之一,不能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全貌。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尚未经历完整成熟的生命周期,迫切需要的是与其高风险、高收益、专业性强、知识和信息迭代快等特点相匹配的资金,主要是股权资金等直接融资。随着直接融资发展,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更加适配,同样会导致信贷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趋弱。
央行强调,要科学认识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转变片面追求规模的传统思维,宏观上要更加注重把握好融资环境的松紧适度。随着信贷结构有增有减,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减少资金空转沉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这可能会使得信贷总量增速放缓,但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反而会获得更多融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金融支持质效。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金珊
21 君荐读